個兒不高,戴著眼鏡,話不多的宋新勇,2014年7月從江西理工大學畢業后,來到銅冠冶化分公司擔任電氣技術員。
他是典型的“理工男”,遇到技術難題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搞通。憑著這么一股“狠勁”,他恁是從一個初生牛犢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“小能手”。
故障排除“小能手”。自動化電氣控制是生產設備運行的“神經元”,一旦發生故障,往往需要一遍一遍地從頭梳理,排查過程千頭萬緒、非常繁雜。只要一有空閑時間,宋新勇就帶著找問題找隱患的想法下現場,了解電氣設備運行狀況,處理發現的小隱患小故障,磨練技術,積累經驗,加班加點對他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。
去年一次10千伏配電系統出現單相接地故障,他通過調取電力監控系統的運行日志,憑著豐富的實戰經驗,迅速判斷是1號發電機絕緣故障,立即采取主動停車措施排除故障。
短短幾年,他先后排除隱患故障600余次,參與解決較大的電氣設備事故40多次,有力保障供配電系統安全、穩定運行。
技術創新“小能手”。宋新勇深知打鐵還得自身硬。工作后,喜歡看書學習的習慣一直沒丟,他經常上網查標準規范,翻專業書籍,并結合實際總能想出“新點子”。
一次,余熱發電1號機組不能并網,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,他創造性地提出停機做發電機假并網試驗。
新方案不僅成功排除故障,還比原計劃提前兩天完成并網,也為后續排除此類故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。
宋新勇愛動腦較真。他發現在低壓跳電事故中,焙燒低配跳電導致生產系統停產占了絕大多數。通過現場觀察分析,找到鐵質粉塵和酸性氣體是導致頻繁跳電的“罪魁禍首”,由他提出的對焙燒低壓配電柜帶電清洗新技術,大大降低環境因素對供配電系統的影響。
能源管理“小能手”。為了加強和提升設備和能源管理水平,宋新勇自學開發了能源流程圖遠程實時監控系統,重新梳理并細化了能源管理邊界和工作職責。
工作細心的他在核算電費時,發現供電公司因系統故障重復計費多了200余萬元電費。同時因工作人員“疏忽”提前按最大需量核定值多收了10余萬元基本電費,他第一時間聯系供電公司及時調整了電費賬單。
在能源分析時,他發現一段時間球團焦爐煤氣單耗異常偏高,通過現場調查分析,判斷焦爐煤氣一次計量器具存在計量失準問題,經與供應商泰富特材協商談判,退還277萬元多收費用。
他常說,不僅要當“聽診器”,還要做“滅火器”,更要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當好“保電護能”衛士。
(胡永斌)
?
? |